納沙雜談

颱風納沙襲港,天文台於星期四早上四時四十分發出八號風球,直至下午四時十分才改發三號風球。傳說中的「李氏力場」被摧毀,天文台被指「唔發又發」引來批評。然而假如不發,可能又有市民在天星碼頭被垃圾桶KO,皆因天星碼頭在星期四早上時間的風力跟2006年派比安襲港時差不多:

地下天文台於今年四月成立 Facebook 專頁,提供另一平台與大眾分享天氣資訊,至今已有四千多名「粉絲」。納沙襲港期間,我與一眾管理員不斷分析情況及更新資訊,發現香港各區風力於星期三午夜後持續上升,天文台有可能需要改發八號風球。天文台亦當機立斷,在上午2時的風暴消息中提及改發八號風球的可能性,只是市民多已就寢,未有留意。

天氣瞬息萬變,有時並無規則可循。很多市民以為風球的發出與否,與熱帶氣旋距離香港的近遠有關,然而這並不正確。風球是用來警告香港的風力,而由於熱帶氣旋結構各有不同,風場大小有異,大型的熱帶氣旋,即使在較遠的距離仍能對香港構成威脅。納沙在星期三下午時的烈風圈(黃色範圍)仍然離香港甚遠:

然而到了晚上,隨著納沙稍為增強,烈風圈向外擴展,覆蓋華南沿岸:

所以即使納沙與香港距離超過350公里,香港仍然受烈風吹襲。翻看記錄,天文台近30年也有幾次在熱帶氣旋與香港距離超過300公里時發八號風球:

年份及名稱 發出八號風球時
與香港距離(公里)
1980 喬伊 370
1995 斯寶 310
2003 伊布都 310
2011 納沙 360

有 Facebook 網友不明白為何身處地區非常大風,天文台卻不即時改發八號風球,結果苦守電腦前埋怨而不上床睡覺。天文台在2007年修訂了熱帶氣旋警告系統,以八個指定氣象站的風力作為發出風球的參考,而並非考慮最高風力的氣象站。而八個指定氣象站中,以長洲、西貢、赤臘角和啟德最有代表性。

成立 Facebook 專頁後還有很多有趣見聞,容後再談。

11 thoughts on “納沙雜談”

  1. Where is the ‘Like’ button??
    This is what other government officials should do. Communications is what we have been missing between the gov and us. This is a very good example on how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done. Giving us facts on how your decision based on… We will understand.
    Well done!!!

  2. 天文台鼎盛以往傳統 “賣弄文字遊戲”
    甚麼日間維持,不排除,機會甚低.. 只是垃圾之談
    如果唔係有船撞向民居,只會三號風球!

  3. 請問台長, 今晚[十月一日凌晨]3pm左右, 啟德一帶的陣風甚強! 有三號風球的境象. 這是因為東北季候風,還是”尼格”的力量?

  4. I was surprised about the gale wind radius /areas has increased so much within 6 hours (even more remarkable if you compare the 12Z and 18Z ones).

    Nature is unpredictable – that’s why it is so interesting.

  5. 對於知粉粉扮代表的, 愈多資訊愈要扮識
    天文台及地下天文台的朋友, 繼續堅持你專業給你的判斷, 支持你們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