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結冰還是結霜?

天文台持續預測本週末至下週初天氣嚴寒,高地可能出現結冰或結霜現象。當氣溫接近冰點(即0度)時,水汽就會開始凝固,形成各種不同天氣現象。

snowsleetfzrarain (1)
圖:冬季不同降水出現的機制。(來源: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

1. 雪(snow):當高空氣溫低於0度時,雲內的水滴開始凝固成為冰晶,然後結合形成雪花。雪花下降的過程中,氣溫一直維持在0度以下才能到達地面。

2. 雨夾雪/夾冰丸(sleet):雪花在下降的過程中經過氣溫高於0度的空氣層,雪花融化為水滴。但其後氣溫再次低於0度,部分水滴重新凝固為雪花或小冰粒到達地面。

3. 凍雨/結冰(freezing rain/ice):跟雨夾雪/夾冰丸相似,但雪花融化為水滴後未有足夠時間再次凝固,接觸地面或地面上較冷物件後才凝固為一層薄冰。凍雨/結冰的危險性最大,道路結冰後變得濕滑,電線桿因電線結冰、負荷太重而倒塌,都是凍雨/結冰的結果。

4. 雨(rain):雪花在下降的過程中,低層氣溫高於0度,雪花全部融化為水滴。

stat2
圖:1955年至今年香港下雪記錄(來源:香港天文台)

近五十年香港有四次下雪記錄,但冬季更常出現的現象是結霜(frost)。在寒冷的早上,新界地區及高地接近地面的草木或物件上常出現一層薄冰。結霜通常發生於天晴、乾燥及風力微弱的晚上,地面因輻射冷卻而急劇降溫,空氣中可容納的水汽減少,多餘的水汽便會凝華為霜。

現時天文台網站提供打鼓嶺及大帽山的草溫,可以作為結霜的參考。當草溫接近0度而相對濕度因氣溫急降而上升至接近100%時,就可能出現結霜,屆時天文台便會發出霜凍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