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毫米雨量有幾多?

「10毫米雨量」究竟有多少?「間中有大雨」究竟有多大?

天氣報告中提及的雨量是如何量度的呢?雨量是指雨水(或融解後的固體降水)在地面累積的高度,10毫米雨量就表示雨水在地面累積了10毫米或1厘米。別少看這1厘米,如果全落在一個長50公尺寬25公尺的標準泳池內,雨水容量有12500升,重量有12.5公噸﹗

一般來說,10毫米雨量的日子我們外出要用傘子,山路可能變得泥濘,遠足活動受影響。

量度雨量一般使用雨量計,可分為普通雨量計和自動雨量計。普通雨量計一般以一個漏斗(熱帶地區採用直徑203毫米)作為收集雨水的介面,儲存在量雨筒內,然後計算雨量,每次計算後要把雨水倒出。自動雨量計則以翻斗式雨量計為多,形狀類似天秤,兩邊各有一個量杯,每次由其中一個量杯收集雨水。當量杯滿溢,天秤就會傾側,將雨水倒出並記錄雨量。待另一側的量杯滿溢,天秤就向相反方向傾側,如是者不斷重覆。

我們也可以自製雨量計。將一個漏斗放入一個1.25公升的汽水瓶內,下雨後把雨水倒進量筒內計算體積,然後將體積除以漏斗的面積,就是雨水的高度,亦即雨量。我們也可預先量度不同體積並把對應的雨量刻在汽水瓶上,就不用每次計算。

雨量計需要放置在平坦的地方,四周不能有樹、大廈等,以免雨水被遮擋而影響讀數。此外雨量計也要離地面一定高度,附近也不能有牆壁等,以免雨水被反彈入雨量計內,同樣影響讀數。



我們有時會聽到內地氣象部門預測有「小雨」、「中雨」、「大雨」等,其實是根據以下的標準介定。

小雨:0.1-10毫米
中雨:10-25毫米
大雨:25-50毫米
暴雨:50-100毫米
大暴雨:100-250毫米
特大暴雨:250毫米以上

這跟中央氣象台全國降水量預報圖上的顏色吻合。如果是降雪,先將雪融化成水再量度高度。常用的估算方法是:降雪15毫米(乾雪)約等於降雨1毫米。

SEVP_NMC_STFC_SFER_ER24_ACHN_L88_P9_20210324070002400

天文台並沒有上述的分類,但有時會在天氣報告中提及「雨勢有時頗大」或「間中有大雨」,指的是24小時雨量可能超過25毫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