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凍與濕凍

冬季香港不時受寒潮南下影響,俗稱「翻風」。當內陸的高壓中心在香港以北時,香港吹北風,氣溫下降,稱為北風潮(northerly surge);當高壓中心移至上海附近(即香港東北時),香港吹東風,風勢頗大,稱為東風潮(easterly surge)。

北風潮影響香港的時候,假如天晴乾燥,即所謂「乾凍」,人感覺比較舒適,甚至外出進行戶外活動。但假如天陰有雨,即所謂「濕凍」,人感覺更加寒冷,寧願留在室內。究竟是甚麼因素決定北風潮時的天氣?

影響華南的冷空氣有不同的厚度。冷空氣厚的時候,北風比較厚,地面和高空均吹北風;冷空氣薄的時候,北風比較薄,雖然地面吹北風,但高空卻吹南風。由於南風來自海洋,比北風溫暖及潮濕,當兩者相遇時,便會形成對流產生雲和雨。

在盛冬(十一月及十二月),冷空氣一般比較厚,因此地面及高空風向一致,北風潮多數帶來晴朗天氣。在冬末(一月及二月),華南沿岸上空開始受海洋性氣流影響,轉吹南風,此時南下的冷空氣亦比較薄,於是出現地面吹北風、高空吹南風的情況,帶來陰雨天氣的次數增多。

寒潮南下時,我們只要留意高空的風向,便可預測是乾凍還是濕凍。不過無論冷空氣是厚是薄,一樣可以為香港帶來寒冷甚至嚴寒天氣。

延伸閱讀:傳統的「乾冬濕年」有多準?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