颮線橫過沿岸,港澳發出暴雨警告

受低壓槽影響,華南天氣轉趨不穩定。昨晚廣州受暴雨影響,錄得超過 70 毫米雨量。清晨雷暴開始形成並逐漸變得有組織,形成颮線並向南移動。

radar20210622.gif
圖:今早的雷達動畫(來源:香港天文台)

颮線橫過香港時, 風向由西南轉為西北, 並出現猛烈陣風, 因此又稱為西北石湖、石湖風或打石湖。由於陣風可達颶風程度, 海上小船可能翻沉, 陸上大型物件亦可能被吹倒。2005年5月9日, 颮線橫過香港, 葵涌錄得最高陣風達每小時135公里,貨櫃碼頭有貨櫃倒塌, 造成一人死亡、兩人受傷,全港交通癱瘓。

今早颮線橫過香港時,多區錄得烈風程度的陣風,其中維港西面的青洲更錄得每小時116公里陣風,接近颶風程度。

Webp.net-gifmaker
圖:今早各區風向及風速(來源:香港天文台)

香港的雨量集中在西部地區,天文台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但紅色暴雨警告並未達標。

rfmapmid1200c
圖:午夜至中午各區累積雨量(來源:香港天文台)

澳門方面,暴雨集中在澳門半島北部。北區孫中山市政公園一小時雨量在7時50分達至紅色暴雨水平,氣象局即時發出紅色暴雨警告。由於正值上學上班時間,做法引起市民不滿。

rainfallChart
圖:孫中山市政公園一小時及累積雨量圖(來源:澳門培正天文氣象學社)

暴雨警告的發出與否、時間問題,每年都會引起廣泛討論。面對惡劣天氣,成年人應有自行評估安全的能力和責任,決定是否出門。認識及留意天氣變化,了解天氣預報的局限,不應從個人利益出發。面對上班及上學的壓力,但暴雨無法預測及改期,如無法提早或延遲出門,嘗試改變出門路線、帶備毛巾及後備衣物,是一個合適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