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瀾島氣象史探索之旅

「十號颶風訊號現正生效。午夜十二時,颱風韋森特集結於香港天文台西南100公里,預料向西北移動,時速20公里…過去一小時,橫瀾島的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平均風速為每小時108公里…」相信不少市民對以上陳述都不會感到陌生,因這是每次熱帶氣旋襲港時天文台對市民發出的熱帶氣旋警告典型樣式。而當中,要令市民更立體地得知風力強弱程度,除了報導熱帶氣旋現時的位置及移向外,亦少不了對一些港外氣象站風力作出報導。

上星期六(2016年5月28日),我很榮幸參加由香港建築中心舉辦的橫瀾之旅,到訪橫瀾島。出發之前一天,一股熱帶低氣壓剛剛掠過廣東省西部,令香港天文台要發出三號強風訊號。天氣預報顯示,當是次風暴過後,西南季候風將較為活躍,並於之後兩至三天為華南帶來不穩定的天氣。因此,我曾擔心今次行程或會因天氣不穩定而告取消。可是慶幸地,旅程當天天公造美,而旅程亦如常舉行。

約上午9時45分,我與一眾團友於中環碼頭集合,並登上小輪,朝著橫瀾島方向進發。途中,天氣大致晴朗,而海面亦總括上平靜,因此船隻亦順暢地航行,而沒有大幅度搖晃。

經過接近2小時的行程,小輪終於順利泊岸,而我亦於上午11時38分正式登陸橫瀾島—這個人跡罕至的神秘島。驟眼一看,島上最明顯的地標是一座數十米高的燈塔,而旁邊是一椿更高的燈柱;而柱頂上有兩枚風向儀,正在忙碌地自轉 (圖一)。由於是日香港正受一股西南季候風影響,天空大致放晴,而偶有積雲自西南方向東北方頗快速地移動。

fig1
圖一:橫瀾島燈塔及風向儀

翻查歷史檔案得知,橫瀾島上之燈塔乃1893年建成,由清朝海關建造,作為導航之用。及後至1898年,因應清廷與英國簽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燈塔於1901年1月1日起交由殖民地政府(後來香港特區政府)海事處管理,直至現在。而期間香港天文台亦於島上進行氣象觀測,以便更準確地觀察天氣變化,尤其於熱帶氣旋襲港時更能準確地了解港外風力,從而估計風暴對香港整體的影響。

由碼頭至燈塔底部之間,是築有數百級樓梯之斜坡 (圖二)。為了把握這難得的機會考察這平日不能擅闖的禁地,我與團友沿著樓梯向燈塔底部前進。登山途中天氣一直炎熱—氣溫為攝氏32度;同時很潮濕,濕度為75%,實是渾身不是勁。可是,經過約20分鐘的路程,我終於到達了燈塔底部,並有機會近距離仰望這座法定古蹟。

fig2
圖二:島上通往燈塔之斜坡

是次旅程,有兩位於數十年前曾於橫瀾島工作的年長人士隨行。據他們形容,他們以前乃以政府職員身分於橫瀾島工作。期間,島上的資源皆自給自足:食物來源主要依靠市區帶來的罐頭,或捕吃碼頭旁之海魚、食水主要取自島上的儲水缸所收集之天雨而成 (圖三),而電力則依靠島上的一座發電機所供給的能源。傾談間,兩位長者亦有談及島上氣象環境有時極度惡劣,特別是當熱帶氣旋吹襲時,更加險象環生。

fig3
圖三:橫瀾島上之儲水缸

我亦可觀察到,除了一些典型氣象儀器外 (圖四),島上也有幾所前身為天文台或海事處宿舍的殘破小屋,而同時亦有一間前身為發電房之破舊房間,相信已遭荒廢了近三十年 (圖五)。而於氣象資料傳遞於1989年8月改為自動化前,相信這房間亦作為人手處理及傳送氣象資料之用 (圖六)。

fig4
圖四:橫瀾島用作測量氣象元素之百葉箱

fig5
圖五:橫瀾島前發電房

fig6
圖六:橫瀾島昔時用作處理氣象資料之儀器

正當打算下山之際,一下雷聲突然於境外響起。頃刻之間,天色轉為密雲。不消五分鐘,驟雨傾瀉而下。我與團友亦連忙下山,及登上小輪。由於天氣變為不穩定,海面明顯比之前船隻最初泊岸時大浪,而船隻亦不由自主地不停撞擊碼頭,令登船過程有點兒驚險。

正當船隻離開橫瀾,駛往蒲台島讓眾團友用膳途中,驟雨忽然停了,而太陽再次出現,天氣亦瞬間變為炎熱及潮濕。但另一方面,從天文台網上提供的資料可看到,原來當時新界部分地區,如大埔及北區正下著傾盆大雨;但由於雨帶當時主要影響新界東北面,位處香港東南面之海域因而未受到其影響。

遊歷蒲台島後,我與團友啓程返市區。回航初時,雖然天空並未下雨;但從船上,我可看到西面遠方烏雲密佈,顯示颮線正影響市區,並正在迫近東南面海域中。因此,當天文台於下午4時35分宣布已發出黃色暴雨警告後,大雨於5時正終於降臨。而小輪亦在大雨之下於中環碼頭泊岸。

圖、文:Joe Ling